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红会动态 > 网络舆情
视力保护色:
江苏一周:“公务员夏令时”是否要“照镜子”

来源: 人民网 日期:2013-07-22 浏览次数: 字号:[ ]

    到网上去也是到群众中去  

 

   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江苏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天时间,深入企业农村、街道社区,对江苏前一阶段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强调了“坚决不能走过场”、站在群众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达到“洗澡治病”的效果。

  

  此次调研讲话,为本已如火如荼开展的江苏各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添了一把火。7月18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传达学习张德江同志讲话精神之时,和省委常委们围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展开了讨论。《扬子晚报》17日社评《群众的抱怨就是现成的好镜子》也指出“抱怨是主人的一种基本权利,作为执政者没有权力指责百姓喜欢抱怨的。”

  

  当各大媒体的头版均被“整风”占据时,网民对这类刮风似的理论高调似乎产生了审美疲劳。网友岸边林间说道:“整风是必要的,可就怕下面这些当官的是一阵风吹吹,实干才能兴邦。”

  

  不过江苏政务微博群的悄然启动,倒是给千人一面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增添了一分生气,可谓“网上群众路线”的经典尝试。在这个现代信息科技日益发达的网络时代,通过网络关注舆情,了解网络民意,到群众中,到网络中去,体察群众的生活冷暖,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已是江苏官员们刻不容缓的课题。

  

   江苏13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普遍缩水

  

  近日,关于武汉市一政府部门调整机关夏季作息时间的消息经微博披露后,引发众多围观。微博称,江岸区政府机关下午工作时间调至15:00—17:30,上午依旧是8:30至12:00,这意味着江岸区公务员工作时间从6个半小时减到6小时,而在同一栋机关办公楼内,保洁等工作人员却还要每天坚守8小时。

  

  每天工作6小时,让不少网友表示“惊呆了”,“果断去考公务员”的呼声再次响起。《新华日报》在7月15日即刊发评论《“公务夏令时”是公开的“庸散懒”》:有些政府部门的特权意识旷日持久,潜移默化成了下意识,才会天气一热就给自己放暑假;并进一步发问“公务夏令时”是否要“照镜子”,是否与“四风”有涉?可同一日,一份落款为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市级机关夏季高温作息时间表”却在网上悄然传开。该时间表显示,淮安市级机关夏季作息时间全天仅为6小时15分钟。人民网记者随后展开调查:在江苏13个市级政府中,8小时工作制普遍缩水,部分仅为6小时。

  

  网友们忍不住要吐槽了:“政府机构作息时间可以随意更改吗?可以的话当地所有单位个人向政府看齐。”“工作时间短了是不是工资也要降呢?”人民网评论指出政府机关夏季工时缩水是享乐主义的表现之一,更有学者直言其本质跟公款吃喝一样,是一种腐败。坊间对“公务员6小时工作”的反感,来自于鲜明的反差,公务员们如果总嫌“太热”,是不是太娇气?过多的“关怀保护”,就有可能演变成一种特权。

  

   南京村官职务犯罪多发于征地拆迁

  

  《人民日报》本周报道了南京市检察院的一项调查,09年以来南京共查办村官职务犯罪案件44起共50人,七成案件发生在征地拆迁领域。7月16日,《现代快报》报道了一位村官的复出之路:5年前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免职的南京六合区马集镇村支书王某“复出”了,在基层党员干部公推直选中,他成为村党总支书记候选人且票数最高。

  

  网友红烧鲸鱼说道:“现在的官员被免职复出的太多了,何况一个村支书。”“免职不是撤职”早已成为了网友心中的常识。去年10月,连云港赣榆县委原组织部副部长张宜春违纪被免职后的重新任职,同样一度成为网上热议话题。表面上看,被免职官员“复出”是出于传统官场规则的人情味,其背后还有着“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的深层次焦虑。但是如此偷偷摸摸的“复出”无疑刺痛了公众的心,它意味着此前的官员下台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这种空洞的应对方式已失去了惩前毖后的警戒作用。

  

   城管形象危机的“冰冻三尺”

  

  从延安城管跳踩商户头部,到广东女小贩遭掐脖,再到此次的连云港城管全武行,暴力执法事件再次引发舆论震荡,“城管”也再次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鼠。若不是湖南临武瓜农邓正加遭城管殴打致死的爆炸性新闻“解救”了连云港城管,说不定舆论未必能如此快降温。这个已经被极度妖魔化了的群体,每次企图做出一些努力,得来不易的改变总会被这样的暴力事件抹杀得所剩无几。

  

  连云港城管的此番动静,无疑又一次刺中公众心中的隐痛,民间呼吁取缔城管之声再起。《人民日报》评论称“不可否认,城管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好的,只是少数不文明现象被媒体放大后变成‘一地城管出事,全国城管蒙羞’。”我们看到,大多数冲突事件都是由粗暴执法引起的。尽管“替罪羊”往往是临时工,但也改变不了城管粗暴执法的形象。城管形象的“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

  

   7月17日,连云港市新浦区政府新闻发言人首度作出官方回应,距事件被曝光时间并不长,回应还算及时。回应称“在电力部门鉴定符合施工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农场一王姓住户多次阻挠,致使工程一直未有进展。”并强调是村民“手持菜刀、镰刀等危险工具,并攻击现场维护施工人员,造成双方情绪失控,发生肢体冲突。”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成立调查小组、公安部门迅速介入……这些在处理城管暴力执法事件中的官方惯用词汇再次出现。

  

  连云港官方表明会对事件介入调查,态度积极,值得肯定。但是细看官方回应,仍有值得商榷之处。譬如,有网民提出质疑,视频中打人的城管远不止5人,为何只有5人被停职?通报中对此并未言明。官方的通报又是强调村民先动手,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官方的通报中,只字未提对受伤村民的救助,而19日江苏公共频道的一则后续又将官方置于被动之地:被打伤村民无人过问,“68岁的奶奶至今鼻孔还插着氧气,城管和相关部门都没有来医院看望过他们。”官方在处置时,如果能多采取措施对受伤村民进行关心救助,也许能缓解部分舆论压力。当务之急,当地政府应客观公正地查明真相并对外公开,疏通与民众的沟通渠道。而如何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限制城管执法中武力的使用,也应当是立法机关的必须考虑的重大课题。

  

   问政简报:镇江尝试网络问政线下主题活动

  

  地方各级网络问政平台是接受民意的途径,网络打开了直通决策中心的渠道,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架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同时,网络也是喧嚣的、发散的,把握不好,就有可能被泡沫化的网络民意所左右,影响到党委政府对局势的准确判断。面对问政平台上各类百姓呼声,相关政府不但应回复网友的投诉、建言,还应定期对网上的话题进行梳理,针对网友关心的问题,可将网络问政延伸至线下,进行网络问政主题活动。

  

  近几年来,关于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话题炒得沸沸扬扬,但雷声大雨点小。不少网友忍不住吐槽:“镇丹同城化没处理好之前别奢谈宁镇扬一体化。”

  

  针对众多网友关心“镇丹同城化”等问题,7月10日下午,由镇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委宣传部、市府办、镇江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中国镇江网、金山网、名城镇江网承办的网络问政主题活动“聚焦镇丹同城化”,就镇江丹阳两地在医保、交通、旅游等方面,邀请两地网民对话交流,共同为镇丹两地的发展建言献策。

  

   “镇丹同城化”已经是镇江举办的第八期镇江网络问政主题活动,2012年8月镇江当地联合举办了首期网络问政主题活动,2013年1月5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镇江检查工作时曾指出:要深化镇江网络问政的好做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来。而以镇江网络问政主题活动为主构建全体系“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曾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要善于捕捉到真实的民声民意,政府部门从善如流虚心听取并及时采纳民意,让民众切实感到提意见有用,网络问政才有动力。从网上延伸至线下,镇江网络问政主题活动这种全新集成式问政平台的推出,意在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和影响力,助力党委政府主动直面民情民意,共同提升主流舆论场的权威性、可控性。(人民网江苏视窗网络舆情部)

 

【返回顶部】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分享到: 搜狐微博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豆瓣网 人人网 百度贴吧 MSN 网易微博 飞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